会员中心 / member center
李田利:有一种精神,叫做跟着自己去探索

李田利:有一种精神,叫做跟着自己去探索

——记陕西省村社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西安市蓝田县董岭村党支部书记李田利

袁苏苏



李田利坐在一张单人沙发上,身体微微向后靠着,右腿很自然的搭在左腿之上,然后熟练地点燃一支烟,他一边抽着烟一边饶有兴致的向我们介绍董岭村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大的变革。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实现农民增收。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但现在发现对后期的现代农业化发展是一个制约,一家一户没办法发展状大产业,需要进行改革的先试先行。”


李田利说的这项改革就是他带领董岭村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土地经营权比例化股份制改革,这也是他对土地的又一次尝试和探索。此次土地改革将土地经营权收归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按集体51%、村民占49%的比例分配后进行市场化流转。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与社会资金合作开发董岭村农业主题公园项目,村民按照比例享有保底收益、现金分红和其他福利。


交谈不久,你会发现李田利热情、平易、亲切、睿智,侃侃而谈,对于不同的话题他总能自然地转换、连接。而当我们提出要对他做一次个人专访的想法时,他停顿了一下,自诩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正在我们不解之时,他解释说“不爱说话”是不愿意过多的回忆、讲述,不愿多说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诸多困难,“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我们需要往前看!”


一名大学生村官向我们说出了李田利“不爱说话”的另一个原因:每每回忆,都会控制不住感情。一向坚强的李田利面对自己当初回村的那段经历,总是伤感,难免流下泪水。这泪水不为自己而流,而是为自己贫困的家乡而流、为村民不堪一击的生活现状而流。这名大学生村官主动提出由自己讲一讲李田利当初的故事。


1996年,李田利25岁,是韩城煤矿的一名职工。一天,他穿着一双新买的皮鞋回董岭探亲。家乡的路坑坑洼洼,到处都是水泥,尽管他深一脚浅一脚、十分小心,等他到家时,鞋底已然被水泥粘的裂开来。回趟家都会如此狼狈不堪,李田利的心里起了波澜!他要改变家乡的面貌,改善乡亲们的生活!


于是,他瞒过家人买断工龄、舍弃铁饭碗,回董岭当起了村主任,他立志要把这个“穷蛋蛋”村庄改变成“金蛋蛋”村庄。


他有一种精神,一种跟随者自己内心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他的带领下,董岭村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种植苹果到发展中药材再到生猪养殖,每一次的产业结构调整都倾注了李田利带动村民迅速致富的探索和热情。但由于没有得到科学的指导,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


一晃10年过去,10年的不懈探索仍然没有改变董岭的贫困面貌。村民开始怀疑、抱怨。然而,生命经验告诉他:一个人真要做一件事,纵使千万人唱衰,也拦不住;而那些能被吓跑劝退的,就不是这块料。


2006年,已经是六年党支部书记的李田利,带着从村里采集的土壤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验室。经过科学化验和实地测定,董岭村是难得的核桃优生区,这让他兴奋不已,全身心投入到核桃产业发展中。一双双村民期待的眼神汇成紧密的鼓点跟在李田利身后,他来不及悲喜感叹。又经历一个10年,核桃已经成为村里主导产业,村民的生活有了转折性的突破,而董岭也成为秦岭山下小有名气的富裕村。


李田利的经历被传奇般的讲出来,整个过程,他显得很平淡,对于自己的经历,似乎有点漫不经心,经历中的主人好像是别人,不是他。谁又能知道这不是在他经历过艰难困苦之后,对过往的一种故意淡化呢?


我对眼前的这个身形消瘦、却又能随时爆发出力量的李田利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我想到一段话:“我陡然对他产生了好感,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由于他在谈话中,所显示的那种处于自然的对人平等的态度,这是许多人不容易做到的……人类的感情是微妙的,你对一个人的好感,往往不是对这个人经过了审慎的衡量或理性分析,而是凭借着他所说的某些具有个性特征的话语,或在他脸上流露出来的某种情绪,他们好像是他心灵的窗口,把他内在的人格全部呈现在你面前,而这一切多半是在你还来不及思考的一瞬间发生的。”这段话好像写的就是我对李田利的感受。


在探索的道路上,李田利跟着自己的心走,未曾停止。董岭村紧邻西安环山路和白鹿原影视基地,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他动了心。随着土地经营权比例化股份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他筹划着在董岭打造农业文化主题公园,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来此游玩、参观。


这就是李田利,始终拥有一种跟着自己去探索精神的李田利!其实,每一次探索的过程都会有难以划开的阴郁,甚至黑色。李田利则赋予了黑暗新的定义——黑鸟飞过,衔来黎明;万物有裂痕,光于是进来。


李田利精彩语录:

1、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需要往前看。

2、无欲则刚,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

3、新时代下,我们应该有用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4、不管是群众致富还是脱贫,都要在土地上做文章,土地是农村唯一的资源,只有土地资源盘活了,才能真正释放农村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