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贵:推动扶贫建设创造幸福新农村
孙小娴刘晓蓉
走进蓝田县黑沟村,一栋栋崭新整洁的小洋楼分外夺目。健身广场活泼的孩童和闲适的老人,组成一幅幸福安详的画面。很难想象几年前的贫困小村庄,如今成了乡村楷模和争先学习模仿的对象。当然,这一切发展都离不开带头人陈书贵。
陈书贵,1979年开始做黑沟村生产队队长,1987年担任村主任。早期的磨砺,让他对农村管理和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2005年,陈书贵兼任黑沟村书记。压力更多,任务更重,但让黑沟村由贫穷变富裕,这是陈书贵始终未变的“初衷”。
根据黑沟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陈书贵对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认识。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几年前,黑沟村经济不发达,尤其是基础设施薄弱。道路泥泞,生活非常不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对陈书贵来说,落实精准扶贫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对致贫原因进行诊断,对致富方法进行归纳,从而制定切实可行持续的脱贫方案。他认识到,要把村民带上致富道路,就要以合作社为龙头,把群众百姓吸收到这个大组织中来。村民可以入股、也可以进行土地流转,让村子的产业更加多元化。2013年下半年,村容村貌整顿工作开始。原来破旧的房屋被拆除,规划成集中统一的楼房。目前,正在进行村民搬迁安置工作,村民集中住宅小区一期工程可解决151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正在建的村民集中住宅小区二期工程预计解决90多户群众的住房问题,将来还有村民集中住宅小区三期工程。
工程款项的筹集,村民思想工作的引导,拆迁前后大大小小的事,陈书贵都做得有条不紊。即使压力再大,他也从不在村民面前流露。为“脱贫”与“致富”这项宏大工程,陈书贵记不清跑过多少次政府部门。程序的审批和时间的滞后,让他日夜焦虑,但从未想过放弃。村民的事,他总是放在第一位。村民收入靠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多年来,由于受传统种植思路的制约,黑沟村种植业产量和质量都很低,更谈不上市场竞争力,虽然每年都辛苦劳作,但却没有什么收入。为了让村民生活好起来,消息灵通的陈书贵,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核桃种植,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经过反复学习、研究琢磨,陈书贵在村里发展核桃种植,使其成为主导产业,并计划进行核桃小吃的加工,及核桃油、核桃糕点等多种食品,推出不同的新产品,对核桃进行深度加工,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应。
陈书贵是个雷厉风行,敢说敢做的人。基本上,在村委会承诺过的,他都会努力兑现。在管理方面,陈书贵总结,要干一件事,先由村“两委”提出思路,交给全体村干部会议;村干部会议调整了的方案,最后由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完善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完善后,基本上等于村里相当一部分村民同意了,再贯彻时就不太费力。
在扶贫开发中,黑沟村成为中国新农村500强;被评为幸福乡村;陕西省扶贫代表村。对于接踵而至的荣誉,以及上级领导派来学习考察,陈书贵保持着头脑的冷静。他知道迈开了第一步,就无法停下来。跟着国家政策走,虽然中间有过波折,但方向是对的,也收获颇多。到处参观学习,让他增长了不少见识,也为黑沟村不停寻找方法和出路。陈书贵总是信心满满:“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合作社的力量,持续推动核桃产业的深入发展。我们正在建设村文化博物馆,想以此展现农耕文化,将来还要打造生态旅游农业观光项目,让游客到我们这里吃上真正的农家饭,让咱们的村民过上真正的好生活。”
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精神生活,陈书贵创办了农家书屋。让村民在闲暇之余,提升自己。过去那种埋头种地,不考虑市场的思想渐渐被摒弃,农民需要与时俱进,走在前沿,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快车道。农村条件差,投入不够,资金缺口大,陈书贵感觉需要做的事太多,恨不得三头六臂。这种连轴转的生活,加之跟各部门打交道,让他体会到做一个基层领导的艰辛和不易。
短短几年时间,如今的黑沟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新农村建设场面和其乐融融的景象。看着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陈书贵感到无比高兴。这也是他服务百姓的宗旨,背后的压力,也是他前进的动力。每迈出一个新的台阶,陈书贵和他带领的黑沟村都将迎来新的曙光。
陈书贵精彩语录:
1、村干部是“鱼”,群众是“水”,我和村民的关系正如鱼水一般。
2、累点,可一想到我能帮助村民改变生活,心里的成就感就能抵过一切辛苦。